會計18-08投資性不動產-其他試題

【選擇題】

A01.甲公司於X111日以$10,000購買供自用之建築物,該建築物耐用年限20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折舊。X211日甲公司評估該建築物發生減損,使用價值為$7,000,公允價值減出售成本為$7,600,耐用年限及殘值估計不變。X911日甲公司變更建築物用途為採公允價值法衡量之投資性不動產。若X911日該建築物之公允價值為$6,400,則甲公司於X911日應認列多少的其他綜合損益? (A)$400 (B)$1,200 (C)$1,600 (D)$1,900[106地方三等中會]

X9/1/1帳面金額=$10,000-$10,000÷20×8=$6,000

認列其他綜合損益=$6,400-$6,000=$400

 

A02.甲公司X2年底已提列折舊之辦公大樓帳面金額為$5,000,000,剩餘耐用年限為40年,該辦公大樓採成本模式並以直線法提列折舊。X2年底因有減損跡象,估計可回收金額為$4,000,000X7年初該大樓公允價值為$7,500,000,甲公司將其轉作營業租賃之用,符合列為投資性不動產之條件,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甲公司於X7年初將該辦公大樓轉列為投資性不動產時,可認列多少減損迴轉利益? (A)$900,000 (B)$1,400,000 (C)$2,500,000 (D)$3,900,000[106地方三等中會]

X2年底認列減損損失=$5,000,000-$4,000,000=$1,000,000

X3~X6年已過4年,減損迴轉利益=$1,000,000÷40×(40-4)=$900,000

 

D03.甲公司X1年以$1,000,000購入投資性不動產,該投資性不動產估計耐用年限10年且無殘值,並以成本模式為該投資性不動產之續後會計處理。在X2年初甲公司改以公允價值模式為投資性不動產之續後衡量,X1年末與X2年末該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分別為$800,000$1,100,000。另外,假設X1年與X2年尚未包含該投資性不動產對損益影響之稅前淨利均為$900,000,且甲公司僅發行普通股且兩年度流通在外股數均無變動為200,000股。請問甲公司X2年度每股盈餘為何(不考慮所得稅) (A)$4.00 (B)$4.25 (C)$4.50 (D)$5.50[106身心五等]

成本模式:要提折舊,不做評價,折舊列當期費損

公允價值模式:不提折舊,要做評價,變動損益列當期

X1年底帳面金額=$1,000,000-$1,000,000÷10=$900,000

X2年變動利益=$1,100,000-$900,000=$200,000

X2年每股盈餘=(淨利$900,000+評價利益$200,000)÷200,000=$5.50

 

D04.下列何者應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 (A)意圖於正常營業出售之不動產 (B)用於商品或勞務生產之提供或供管理目的之不動產 (C)為第三方建造或開發之不動產 (D)目前尚未決定用途所持有之土地。[106初考]

投資性不動產之適用範圍:1.為長期資本增值所持有之土地。2.尚未決定未來用途之土地。3.以營業方式出租之建物。4.準備以營業租賃方式出租之閒置建物。5.正在建造開發,以供未來作為投資性不動產使用之不動產。

 

A05.大義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000購入一棟辦公大樓作為辦公用途,其中土地價款為$4,000,000,房屋價款為$6,000,000,該大樓估計耐用年限30年,無殘值,以直線法折舊,後續採成本模式評價。大義公司X3年底評估房屋有減損可能,估計房屋可回收金額為$5,130,000,殘值及耐用年限不變。X712日公司將該辦公大樓轉作營業租賃用途,X712日土地公允價值為$4,500,000,房屋公允價值為$4,860,000。若大義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評價,則X712日將自用不動產轉為投資性不動產對當期損益之影響為 (A)淨利增加$240,000 (B)淨利增加$270,000 (C)淨利增加$300,000 (D)淨利增加$800,000[106原民三等中會]

房屋

X3/12/31

X7/1/2

減損前帳面金額

$6,000,000×(30-3)/30=$5,400,000

$6,000,000×(30-6)/30=$4,800,000

減損損失

(270,000)

(240,000)

減損後帳面金額

5,130,000

$5,130,000×(27-3)/27=$4,56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       $9,360,000 ($4,500,000+$4,860,000)

  累計折舊建築物      1,200,000 ($6,000,000×6/30)

  累計減損建築物       240,000 ($4,800,000-$4,560,000)

  貸:土  地         $4,000,000

    建築物           6,000,000

    減損迴轉利益          240,00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560,000

 

D06.下列有關投資性不動產的敘述,何者正確? (A)企業若因帳務成本不符經濟效益時,可將先前已依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之投資性不動產改為使用成本模式衡量 (B)承租人在營業租賃下持有之不動產權益,若選擇將其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則可自行選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或是成本模式 (C)企業若將自用不動產轉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其當天帳面價值及公允價值之差異應認列為當期損益 (D)將存貨轉換為按公允價值列報之投資性不動產,該不動產於用途改變日之公允價值與原帳面金額間之差額應認列為損益。[106記帳士]

(A)選用公允價值模式後,不可改為成本模式。(B)應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C)不會改變帳面金額,不認列損益。

 

A07.甲公司以營業租賃進而收取租金為目的,於20X131日購買辦公大樓一棟,購買價格包括土地$900,000與房屋$600,000,另發生直接可歸屬之兩項支出為法律費$50,000與房屋移轉契稅$20,000。辦公大樓估計可使用50年,無殘值,甲公司對於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皆使用直線法提列折舊。自20X14月起,此辦公大樓以每月$60,000出租。甲公司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40號「投資性不動產」,將辦公大樓歸屬於投資性不動產,並選擇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評價。20X11231日辦公大樓之土地的公允價值為$1,000,000,房屋之公允價值為$590,000。甲公司在20X1年度對於辦公大樓公允價值變動產生之利益(損失)應認列 (A)$20,000 (B)$32,800 (C)$90,000 (D)$102,000[106退役三等中會]

成本=$900,000+$600,000+$50,000+$20,000=$1,570,000

公允價值=$1,000,000+$590,000=$1,590,000

公允價值變動利益=$1,590,000-$1,570,000=$20,000

 

D08.甲公司於X1年初將採用成本模式衡量且帳面金額為$70,000之自用土地一筆,轉換為採公允價值模式之投資性不動產,該土地X1年初與X1年底之公允價值分別為$100,000$90,000。該土地對甲公司X1年度本期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10,000) (B)$0 (C)$20,000 (D)$30,000[106高考三級中會]

借:投資性不動產$100,000

  貸:土  地  $70,000

    資產重估增值 30,000 (轉換時列入其他綜合損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0,000 ($100,000-$9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10,000

 

B09.甲公司於20X1年初以$3,000,000購置大樓一棟,預估耐用年限10年,直線法折舊,無殘值。該大樓於20X3年底以前出租予甲公司員工作為宿舍,並曾於20X2年底發生重估增值$800,000,且重估增值將於使用該資產時逐步轉出,重估價未改變殘值、耐用年限及折舊方法之預估。若甲公司於20X3年底將該大樓轉為營業租賃使用,而分類該大樓為投資性不動產,且該大樓於20X3年底的公允價值為$1,900,000,則該大樓減少甲公司20X3年損益的總金額為何? (A)$200,000 (B)$600,000 (C)$1,100,000 (D)$1,300,000[106會計師中會]

X2年底重分類前帳面金額=$3,000,000×(10-2)/10+$800,000=$3,200,000

X3年折舊=$3,200,000÷8=$400,000

X3年底重分類前帳面金額=$3,200,000-$400,000=$2,800,000

未重估帳面金額=$3,000,000×(10-3)/10=$2,100,000

重估價損失=$2,100,000-$1,900,000=$200,000

損益總金額=折舊$400,000+重估價損失$200,000=$600,000

 

B10.甲公司與乙公司於X1年初各以$1,200,000分別購入某大樓頂樓相鄰之A單位與B單位。兩公司均將其所購單位分類為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之投資性不動產,X1年底兩單位之公允價值相同,X2年底A單位之公允價值較B單位之公允價值低$170,000。若甲公司對A單位採直線法提列折舊,估計耐用年限8年,無殘值,則相較於乙公司對B單位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估計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甲公司與乙公司X2年底之保留盈餘差異數為(不考慮所得稅) (A)$0 (B)$170,000 (C)$250,000 (D)$420,000[106調查四等]

X2年底AB兩單位之公允價值相差$170,000,則保留盈餘差異數為$170,000

 

D11.甲公司對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一律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431日購買1棟商辦大樓,成本為$1,500,000,相關稅捐及交易成本為$60,000,估計耐用年限為50年,無殘值。甲公司決定將大樓出租以賺取租金收益,當年度總共發生仲介佣金費用$12,000及租金收入$100,000。甲公司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處理,年底1231日該商辦大樓的公允價值為$1,580,000,試問此商辦大樓對甲公司之本期綜合利益影響為何? (A)增加$62,000 (B)增加$82,000 (C)增加$88,000 (D)增加$108,000[106薦任]

公允價值變動數=$1,580,000-($1,500,000+$60,000)=$20,000

本期綜合利益影響數=$20,000+($100,000-$12,000)=$108,000

 

C12.譽大公司於X581日支付$1,000,000購買一棟辦公大樓,其中土地為$700,000,房屋為$300,000,另支付代書費$20,000及房屋移轉之契稅$4,000。該公司將該辦公大樓以營業租賃出租,並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該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5年底該辦公大樓之公允價值為$1,200,000,其中土地為$950,000,房屋為$250,000。則該公司X5年底認列投資性不動產期末公允價值變動的分錄中,有關「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數」應貸記金額為 (A)$54,000 (B)$57,200 (C)$60,000 (D)$74,000[106薦任中會]

建築物成本=$300,000+$20,000×$300,000/$1,000,000+$4,000=$310,000

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數貸記=$310,000-$250,000=$60,000

 

C13.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承租人依據會計準則將營業租賃下所持有之不動產權益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則所有已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項目均不得採用成本模式衡量 (B)企業得對負債所連結之所有投資性不動產與所有其他投資性不動產分別選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或成本模式衡量 (C)企業選擇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投資性不動產時,須減除因銷售或其他處分可能產生之交易成本 (D)企業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決定投資性不動產之帳面金額時,不應包含預收營業租賃收入或應收營業租賃收入。[107地方三等]

(C)企業於決定公允價值時,無須減除因銷售或處分所產生之交易成本。

 

B14.高雄公司X711日購買一辦公大樓作為營運總處使用,購價為$7,720,000,其中土地為$4,000,000,建築物為$3,720,000。該大樓估計耐用年限為30年,無殘值,後續衡量採用成本模式,並採用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由於X913日公司決定搬遷該營運總處至其他地區,故將該大樓轉作營業租賃用途,且符合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之條件。轉換用途後,該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處理採用公允價值模式,X913日土地公允價值為$5,000,000,建築物為$5,500,000X91231日對該辦公大樓進行評估,其土地公允價值為$5,200,000,建築物為$5,000,000。請問X913日投資性不動產應認列多少金額? (A)$10,200,000 (B)$10,500,000 (C)$7,720,000 (D)$7,248,000[107地方三等中會]

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入帳金額=$5,000,000+$5,500,000=$10,500,000

 

C15.甲公司於X1年初購入一棟商辦大樓供出租之用,購買成本$500,000,000、購買不動產交易成本$200,000、負責購買不動產行政人員薪資$100,000。甲公司對於投資性不動產之後續衡量採用公允價值模式,X1年底該商辦大樓的公允價值為$600,000,000,請問X1年應如何認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性不動產」? (A)貸記$0 (B)貸記$99,700,000 (C)貸記$99,800,000 (D)貸記$100,000,000[107地方五等]

投資性不動產成本=$500,000,000+$200,000=$500,20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性不動產=$600,000,000-$500,200,000=$99,800,000

 

B16.甲公司於X1年底將帳面金額為$100,000採成本模式衡量之自用不動產轉列為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之投資性不動產,當日該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為$150,000。關於該轉列對甲公司X1年綜合損益表之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本期淨利增加$0;本期其他綜合損益增加$0 (B)本期淨利增加$0;本期其他綜合損益增加$50,000 (C)本期淨利增加$50,000;本期其他綜合損益增加$0 (D)本期淨利增加$50,000;本期其他綜合損益增加$50,000[107身心三等]

借:投資性不動產-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成本$150,000

  貸: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成本       $100,00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50,000

 

A17.甲公司X511日購買一棟辦公大樓,預定將作為出租用途(營業租賃)以賺取租金,符合投資性不動產之條件與定義,支付總成本$100,000,000,估計辦公大樓建築物之公允價值$68,000,000,辦公大樓土地之公允價值$32,000,000,並於X551日以營業租賃方式出租給乙公司,租期5年,每月期初收取租金$300,000。該公司若採(1)成本模式衡量投資性不動產,X511日估計辦公大樓建築物之耐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8,000,000,以直線法提列折舊;(2)若該公司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投資性不動產,X51231日建築物與土地之公允價值分別為$69,000,000$35,000,000X61231日建築物與土地之公允價值分別為$66,000,000$28,000,000。下列該投資性不動產之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若採成本模式衡量,X5年底「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的帳面淨額為$64,000,000 (B)若採成本模式衡量,X6年度應認列「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的折舊費用為$6,000,000 (C)若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不必提列「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之折舊費用 (D)若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6年度應認列「公允價值調整損失-投資性不動產」總計為$10,000,000[107高考三級中會]

(B)折舊=($68,000,000-$8,000,000)÷10=$6,000,000

(A)帳面淨額=$68,000,000-$6,000,000=$6,200,000

(C)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不提折舊,公允價值變動產生之損益,列為當期損益。

(D)公允價值調整損失=($69,000,000-$66,000,000)-($35,000,000-$28,000,000)=$10,000,000

 

D18.臺北公司有一棟建築物出租,並歸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6101日租期屆滿,臺北公司將該棟建築物收回作為營業場所。X51231日該棟建築物的帳面金額為$6,800,000X6101日評估該棟建築物的公允價值為$4,500,000,土地的公允價值為$2,500,000。當日評估建築物剩餘耐用年限為20年,估計殘值為$300,000,以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此外,建築物及土地均採用重估價模式衡量。試問X6101日帳上應認列下列何者? (A)資產轉換利益$200,000 (B)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200,000 (C)資產重估價利益$200,000 (D)公允價值變動利益-投資性不動產$200,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借:建築物成本          $4,500,000

  土地成本            2,5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6,800,000

    公允價值變動利益-投資性不動產   200,000

 

A19.永康公司擁有一棟位於敦化南路的辦公大樓,作為該公司的營運總部。由於原總部大樓不敷使用,永康公司決定將營運總部遷移至忠孝東路的新建大樓,並於X341日將敦化南路的大樓出租,租期3年,符合投資性不動產之定義與條件,並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21231日原總部大樓之土地成本為$12,000,000,建築物成本為$23,000,000,累計折舊為$9,000,000,估計耐用年限為20年,估計殘值$2,000,000,以年數合計法計提折舊。X341日重新評估原總部大樓之公允價值,土地為$13,200,000,建築物為$13,000,000。試問X341日永康公司帳上應認列下列何項? (A)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1,200,000;資產重估價損失$625,000 (B)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1,700,000;資產重估價損失$0 (C)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1,200,000;資產重估價損失$500,000 (D)公允價值變動利益-投資性不動產$200,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年數合計法耐用年限合計數=20×(20+1)÷2=210

累計折舊$9,000,000=($23,000,000-$2,000,000)×N/210

N=90=20+19+18+17+16,已使用5

X3/1/1~X3/4/1折舊=($23,000,000-$2,000,000)×15/210×3/12=$375,000

土地: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13,200,000-$12,000,000=$1,200,000

建築物:資產重估價損失=$23,000,000-($9,000,000+$375,000)-$13,000,000=$625,000

 

C20.甲公司將A大樓出租給乙公司,並對乙公司提供A大樓的保全服務,該保全服務相對於租金收入而言並不重大;除此之外,甲公司將B大樓加入連鎖旅館經營,經營旅館盈虧由連鎖旅館負擔,甲公司僅每月收取穩定的租金收入。請問甲公司對於A大樓及B大樓應分別做如何之分類? (A)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B)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投資性不動產 (C)投資性不動產;投資性不動產 (D)投資性不動產;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08外交四等]

投資性不動產: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具,而由所有者或融資租賃之承租人所持有之不動產。

 

D21.甲公司於X661日購買一筆土地,其持有目的係為獲取資本增值,土地取得成本$15,000,000,相關交易成本$150,000(含仲介費、代書費、過戶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借記土地$15,000,000 (B)借記土地$15,150,000 (C)借記投資性不動產$15,000,000 (D)借記投資性不動產$15,150,000[108地方五等]

投資性不動產之購買成本,包含購買價格及任何直接可歸屬之支出(法律服務費、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不包含行政成本。

 

C22.甲公司X1年初購入機器設備一台,成本$1,500,000,估計可使用5年,殘值$250,000,採直線法提列折舊及成本模式衡量。該公司於X1年底評估該機器設備的可回收金額為$1,050,000,則X2年底該公司應提列折舊金額為 (A)$300,000 (B)$262,500 (C)$200,000 (D)$160,000[108地方五等]

X1年底折舊=($1,500,000-$250,000)÷5=$250,000

帳面金額=$1,500,000-$250,000=$1,250,000

PPE評價=Min($1,250,000$1,050,000)=$1,050,000

X2年底折舊=($1,050,000-$250,000)÷4=$200,000

 

C23.甲公司於X111日以$1,000,000,000購入一棟商業大樓作為出租之用,估計可以使用60年,殘值為$100,000,000,該公司對該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甲公司於X1012日花費$4,000,000更換大樓電梯,舊電梯被替換時之公允價值為$2,500,000。已知商業大樓X1011日及X10年底之公允價值分別為$780,000,000$820,000,000,請問甲公司X10年應分別認列多少「處分投資性不動產損失」及「投資性不動產評價損益」? (A)$0$36,000,000 (B)$(1,500,000)$(30,000,000) (C)$(2,500,000)$38,500,000 (D)$(4,000,000)$40,000,000[108地方四等]

借:投資性不動產$4,000,000

  貸:現  金  $4,000,000

借:處分投資性不動產損失$2,5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2,50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    $38,500,000 ($820,000,000-$780,000,000+$2,500,000-$4,0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評價損益$38,500,000

 

C24.甲公司的會計政策對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於X3年購入一棟商辦大樓及其坐落土地作為投資性不動產時,有明確證據顯示無法在持續基礎上可靠決定該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此情況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應依成本模式衡量該投資性不動產 (B)應假定該投資性不動產大樓之殘值為零 (C)若可比不動產之市場並不活絡,即可認定為公允價值無法可靠決定 (D)直至處分該投資性不動產時為止不得再改為公允價值模式。[108身心三等]

在無活絡市場之現時價格情況下,企業可考量以下各種不同資訊來源:(a)不同性質、狀態或地點(或簽訂不同租賃或其他合約)之不動產於活絡市場之現時價格,並予以調整以反映該等差異;(b)類似不動產於較不活絡市場之最近交易價格,並予以調整以反映交易日後之經濟情況改變;(c)按可靠估計之未來現金流量及折現率為基礎,預估現金流量折現值。未來現金流量係由現有租賃及其他合約條款,以及(若有可能時)外部證據所佐證,例如當時市場對於相同地點及狀態之類似不動產之租金。採用之折現率應反映當時市場對現金流量金額及時點不確定性之評估。

 

C25.甲公司在X1年初以$3,400,000取得一棟房屋,預估耐用年限20年,殘值$200,000。甲公司規劃將房屋出租以賺取租金,並採公允價值模式評價。若該房屋在X1年底、X2年底之公允價值分別為$3,600,000$3,480,00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X1年折舊費用$160,000 (B)X1年其他綜合損益$200,000 (C)X2年公允價值調整損失$120,000 (D)X2年底房屋帳面金額$3,160,000[108身心四等]

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無需提列折舊,公允價值變動列入當期損益。

X2年公允價值調整損失=$3,600,000-$3,480,000=$120,000

 

C26.甲公司持有六項不動產,每個不動產的使用目的如下所述:①資產供出租他人②資產等待增值,再予出售③資產供出租他人,未來如增值,再予出售④資產正在興建中,將來將出租他人⑤資產閒置中,用途尚未決定⑥資產目前供自用,用於生產甲公司主要產品。上述共有幾項資產屬於投資性不動產? (A)三項 (B)四項 (C)五項 (D)六項。[108身心四等]

①②③④⑤屬於投資性不動產,⑥屬於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B27.下列何項資產不屬投資性不動產之適用範圍? (A)正在建造或開發將供投資用途之不動產 (B)自用不動產 (C)尚未決定將土地作為自用不動產或供正常營業出售 (D)為獲取長期資本增值所持有之土地。[108初考]

投資性不動產之適用範圍:1.為長期資本增值所持有之土地。2.尚未決定未來用途之土地。3.以營業方式出租之建物。4.準備以營業租賃方式出租之閒置建物。5.正在建造開發,以供未來作為投資性不動產使用之不動產。

 

C28.下列係對投資性不動產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之目的,係意圖於正常營業出售 (B)投資性不動產的各部分若可以單獨出售或出租,則企業對各該部分不一定分別做會計處理 (C)投資性不動產原始認列時之會計處理,應按其包括交易成本在內的購買成本衡量 (D)投資性不動產的公允價值模式與不動產、廠房設備的重估模式相同。[108退役四等]

購買成本包含購買價格及任何直接可歸屬之支出(法律服務費、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不包含行政成本。

 

B29.甲公司於X971日以$80,000,000購入一棟供出租用的辦公大樓,另支付代書費及過戶登記費共$3,600,000,該辦公大樓符合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之條件。估計該辦公大樓之耐用年限為40年,殘值為$2,000,000,以直線法提列折舊,X9年底該辦公大樓公允價值為$86,000,000。試問X9年該辦公大樓採成本模式與採公允價值模式下之稅前淨利差異數是多少? (A)$1,380,000 (B)$3,420,000 (C)$5,420,000 (D)$6,975,000[108高考三級中會]

成本=$80,000,000+$3,600,000=$83,600,000

公允價值變動利益=$86,000,000-$83,600,000=$2,400,000

折舊=($83,600,000-$2,000,000)÷40×6/2=$1,020,000

稅前淨利差異數=$2,400,000+$1,020,000=$3,420,000

 

B30.甲公司於X73月以$700,000,000購買商辦大樓,其目的為藉由出租方式收取租金收益。甲公司除購價外,且發生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300,000,另有公司行政人員成本$40,000。續後委託乙公司代為仲介,順利於同年5月初以月租$600,000租給丙公司2年。甲公司須支付乙房仲公司1個月租金作為仲介佣金。甲支付乙房仲公司佣金後之帳列投資性不動產金額若干? (A)$700,000,000 (B)$700,300,000 (C)$700,340,000 (D)$700,900,000[109外交四等]

購買成本包含購買價格及任何直接可歸屬之支出(法律服務費、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投資性不動產=$700,000,000+$300,000=$700,300,000

 

C31.甲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000購置一棟不具土地所有權之商辦大樓,並支付過戶稅捐及手續費共$500,000,作為出租使用,以賺取租金。該商辦大樓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經評估,該商辦大樓可使用50年,無殘值。X1年底,該大樓之公允價值為$11,000,000。假設甲公司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1年租金收入為$400,000。試問:該公司X1年稅前淨利因該商辦大樓採成本模式與採公允價值模式之影響為何? (A)採成本模式者較採公允價值模式者,多$200,000 (B)採成本模式者較採公允價值模式者,少$200,000 (C)採成本模式者較採公允價值模式者,少$710,000 (D)採成本模式者較採公允價值模式者,少$1,210,000[109地方三等]

成本模式

借:投資性不動產$10,500,000 ($10,000,000+$500,000)

  貸:現    $10,500,000

借:折  $210,000 ($10,500,000÷50)

  貸:累計折舊$210,000

借:現  $400,000

  貸:租金收入$400,000

稅前淨利增加=-$210,000+$400,000=$190,000

公允價值模式

借:投資性不動產$10,500,000

  貸:現    $10,50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  $500,000 ($11,000,000-$10,50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利益$500,000

借:現  $400,000

  貸:租金收入$400,000

稅前淨利增加=$500,000+$400,000=$900,000

成本模式較公允價值模式少=$900,000-$190,000=$710,000

 

B32.臺南公司之原有自用不動產在X51231日帳面金額相關資料如下:

土地

 

$3,000,000

房屋

$6,200,000

 

 減:累計折舊

(1,200,000)

 

   累計減損損失

(400,000)

4,600,000

房屋之估計耐用年限為25年,估計殘值為$200,000,以直線法計提折舊,於X51231日認列減損損失,估計殘值不變。臺南公司決定將上列自用不動產變更用途,改為出租以賺取租金,並於X641日出租給嘉義公司,符合投資性不動產定義與條件,且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641日,投資性不動產之公允價值分別為土地$3,200,000及房屋$4,200,000,試問當日臺南公司帳上應認列? (A)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145,000 (B)資產重估價損失$345,000 (C)資產重估價損失$285,000 (D)資產重估價損失$145,000[109地方三等中會]

每年折舊=($6,200,000-$200,000)÷25=$240,000

已使用年數=$1,200,000÷$240,000=5

X6/1/1~X6/3/31折舊=($4,600,000-$200,000)÷(25-5)×3/12=$55,000

X6/4/1帳面金額=$4,600,000-$55,000=$4,545,000

資產重估價損失=($4,545,000-$4,200,000)-($3,200,000-$3,000,000)=$145,000

 

A33.甲建設公司擁有多棟辦公大樓,其中一棟新的九層樓建築物,每層樓皆可單獨出售,根據甲公司經營策略,該建築物之一樓店面都準備予以出售,二樓至六樓已分別出租出去,七樓尚在招租中,八至九樓則要作為公司總管理處使用。另外有一棟六層樓建築物,各部分無法單獨出售,公司決定出租,並提供保全服務,出租與提供保全服務部分均屬重大交易。試問上列建築物之分類,下列何者正確? (A)九層樓建築物的一樓店面屬「存貨」 (B)九層樓建築物的七樓屬「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C)九層樓建築物的二樓至九樓均屬「投資性不動產」 (D)六層樓建築物按出租與提供保全服務比例分別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09地方五等]

九層樓建築物:一樓準備出售列為存貨;二至七樓招租中,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八至九樓自用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六層樓建築物:建築物列為投資性不動產;成立保全公司,保全設備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保全服務列為勞務收入。

 

D34.甲公司在臺中市興建一棟20層樓的建築物,同時經營餐廳與旅館業務。就旅館業務的部分,甲公司自己經營管理;至於餐廳的部分,則委託C公司,甲公司向C公司收取租金。旅館業務大約使用建築物空間的90%,餐廳業務使用5%,其餘空間供大樓的管控及維護設施使用。甲公司針對此建築物之會計處理,正確者為 (A)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B)當作自用房地產,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C)將經營餐廳業務的樓層,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將經營旅館業務的樓層,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D)將經營餐廳業務的樓層,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將經營旅館業務的樓層,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09地方四等]

建築物屬於雙重用途,且可被獨立辨認。經營餐廳業務的樓層,列為投資性不動產。經營旅館業務的樓層,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A35.甲公司在臺中市興建一棟20層樓的建築物,同時供經營餐廳與旅館業務的業者使用。就旅館業務而言,甲公司委託A公司經營管理,A公司承擔旅館業務的風險,享受旅館業務的報酬;至於餐廳業務,則委由C公司負責。甲公司分別向A公司及C公司收取金額固定的租金。按樓層的使用情況來說,旅館業務大約使用90%的建築物空間,餐廳業務約使用5%的空間,其餘空間為大樓的管控及維護設施中心,由甲公司全權掌握。甲公司針對此建築物之會計處理,正確者為 (A)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B)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C)將經營餐廳業務的樓層,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將經營旅館業務的樓層,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D)將經營餐廳業務的樓層,認列為「投資性不動產」;將經營旅館業務的樓層,認列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109地方四等]

投資性不動產: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具,而由所有者或融資租賃之承租人所持有之不動產。

 

C36.丙公司於X21月初購買一棟商辦大樓,擬獲取不動產未來增值之利益,支付購買成本$8,500,000及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150,000。丙公司對此不動產續後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且不提列折舊。於X2年底該不動產之公允價值為$8,550,000。試問X2年底相關認列何者正確(假設不考慮所得稅) (A)此非屬於投資性不動產之項目 (B)公允價值調整利益$100,000 (C)本期淨利減少$100,000 (D)其他綜合損益減少$100,000[109身心四等]

成本=$8,500,000+$150,000=$8,650,000

本期淨利減少=$8,650,000-$8,550,000=$100,000

 

C37.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公司有一閒置土地目前尚未決定未來用途,此土地屬於投資性不動產 (B)公司有一商場,目前各樓層都順利租出,此商場屬於投資性不動產 (C)公司興建一住宅,目前已完工且已開始銷售,此住宅屬於投資性不動產 (D)公司興建一辦公大樓,目前尚未完工,但規劃未來完成後全部用於出租,此建造中之大樓屬於投資性不動產。[109初考]

建設公司供出售之土地或房屋,屬於流動資產存貨。

 

B38.下列有關投資性不動產的會計處理,正確者有幾項?①企業因租賃取得之使用權資產而持有之房屋,並以營業方式出租時,不能列為投資性不動產②企業以融資方式出租給其他企業的房屋,不能列為投資性不動產③企業提供房屋參與甲飯店的連鎖經營,且該企業不需負擔盈虧僅收取消極性的投資收入,則該房屋屬於投資性不動產④自行建造的投資性不動產,應於建造完成時歸類為投資性不動產⑤企業提供的員工宿舍,按照市場行情收取租金者,不能列為投資性不動產,但收取象徵性租金者,則有可能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至少四項。[109原民三等]

①以營業方式出租,屬於營業租賃,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④建造完成時的用途不明確,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⑤給予員工福利,不以獲取租金為目的,不能列為投資性不動產。

 

D39.甲公司於X911日以$11,700,000購入一棟辦公大樓,預計未來出租賺取租金,另支付代書及過戶登記費共計$300,000,估計該辦公大樓可使用40年,無殘值。該辦公大樓於X971日出租,每月期初收取租金$250,000。若甲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X91231日該棟辦公大樓公允價值為$12,750,000,則該辦公大樓之相關交易或事項對甲公司X9年度之淨利影響為何? (A)淨利增加$1,200,000 (B)淨利增加$1,500,000 (C)淨利增加$1,950,000 (D)淨利增加$2,250,000[109高考三級]

7/1~12/31租金收入=$250,000×6=$1,500,000

12/31公允價值變動利益=$12,750,000-($11,700,000+$300,000)=$750,000

淨利增加=$1,500,000+$750,000=$2,250,000

 

C40.甲公司於X7年初將帳面金額為$600,000,採用成本模式衡量之自用土地停止自用,改為以出租為目的之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當時公允價值為$900,000X7年底因環境污染,土地出現減損跡象,其公允價值降為$700,000,可回收金額為$630,000,則該土地對甲公司X7年度稅前淨利及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分別為何? (A)無影響及增加$100,000 (B)減少$70,000及增加$100,000 (C)減少$200,000及增加$300,000 (D)減少$270,000及增加$300,000[109高考三級中會]

稅前淨利減少=$900,000-$700,000=$200,000

其他綜合損益增加=$900,000-$600,000=$300,000

 

B41.甲公司有一自用大樓,原始取得成本為3,000萬元,X11231日該廠房有累計折舊1,000萬元,累計減損500萬元。X211日將該大樓租給乙公司並轉列為投資性不動產,轉列當日大樓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若甲公司的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係採公允價值模式,關於該自用大樓轉列為投資性不動產之會計處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大樓應以公允價值2,000萬元為新成本 (B)對損益無影響 (C)權益增加500萬元 (D)X21231日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則應認列公允價值調整損失200萬元。[109普考]

借:投資性不動產   2,000 (A)

  累計折舊     1,000

  累計減損       500

  貸:不動產、廠房及設備3,000

    減損迴轉利益     500 (C)

(D)公允價值調整損失=2,000-1,800=200

 

【綜合題】

【薦任中會106-1】甲公司X511日購買一棟商業大樓供出租之用,總購價為$20,000,000,另支付代書費$450,000,以及過戶登記費$100,000,該大樓估計耐用年限為40年,無殘值,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該棟商業大樓於X571日出租,每月租金$150,000。甲公司對商業大樓使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X5年及X61231日之公允價值分別為$20,500,000$18,000,000。試作:()甲公司X511日取得資產之分錄。

借:投資性不動產$20,550,000 ($20,000,000+$450,000+$100,000)

  貸:現  金  20,550,000

()甲公司X61231日應作之分錄。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500,000 ($20,550,000-$18,0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2,500,000

 

【薦任106-2】丙公司X251日購買1棟辦公大樓,其目的為收取租金收入。丙公司購買價款包括購買成本$600,000,000與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計$600,000。此辦公大樓取得成本中4/5價款係屬土地,1/5則為建築物的價款。預估建築物的耐用年限為20年。丙公司委託丁房屋仲介公司代為仲介出租,丁房屋仲介公司於X271日起以每個月$400,000的租金出租予戊公司,租期2年。丙公司須支付丁房屋仲介公司1個月的租金作為仲介佣金。假設X21231日該辦公大樓的公允價值為$601,000,000。試依丙公司對該辦公大樓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與成本模式,分別作下列日期分錄:()X251日購買分錄。()X271日支付丁房屋仲介公司佣金分錄。()X2731日向戊公司收取租金收入分錄。()X21231日應作之相關調整分錄。

 

公允價值模式

成本模式

()

借:投資性不動產$600,600,000(1)

  貸:現  金  $600,60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480,480,000(3)

  投資性不動產房屋 120,120,000(4)

  貸:現  金     $600,600,000

()

借:佣金支出$400,000

  貸:現  金$400,000

借:佣金支出$400,000

  貸:現  金$400,000

()

借:現  金$400,000

  貸:租金收入$400,000

借:現  金$400,000

  貸:租金收入$400,000

()

借:投資性不動產  $400,000(2)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00,000

借:折  舊   $4,004,000(5)

  貸:累計折舊房屋$4,004,000

1$600,000,000+$600,000=$600,600,000

2$601,000,000-$600,600,000=$400,000

3$600,600,000×4/5=$480,480,000

4$600,600,000×1/5=$120,120,000

5$120,120,000÷20×8/12=$4,004,000

 

【外交四等107-1】臺灣公司於X711日購買一棟辦公大樓供出租之用,除支付購買成本$2,000,000外,並發生代書費$40,000、過戶登記費$20,000及公司承辦人員行政成本$40,000。該棟大樓的估計耐用年限為40年,無殘值。該棟大樓於X721日開始出租,每月初可收取租金$80,000。公司於每年81日固定支出$100,000,進行大樓公共設施的定期維修保養。

()試作:假設臺灣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採用成本模式衡量,作下列相關的分錄。

(1)X711日取得資產的分錄。

借:投資性不動產$2,060,000 ($2,000,000+$40,000+$20,000)

  貸:現  金  $2,060,000

公司承辦人員行政成本並非直接可歸屬支出。

(2)X781日維修保養的分錄。

借:修 $100,000

  貸:現  金$100,000

(3)X71231日關於投資性不動產應作的相關分錄。

借:折  舊$515,000 ($2,060,000÷40)

  貸:累計折舊$515,000

(4)X81231日關於投資性不動產應作的相關分錄。若假設該棟大樓於X71231日及X81231日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100,000$1,800,000

借:折  舊$515,000 ($2,060,000÷40)

  貸:累計折舊$515,000

()試作:假設臺灣公司對投資性不動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作下列相關的分錄。

(1)X711日取得資產的分錄。

借:投資性不動產$2,060,000 ($2,000,000+$40,000+$20,000)

  貸:現  金  $2,060,000

(2)X721日收取租金的分錄。

借:現  金$80,000

  貸:租金收入$80,000

(3)X71231日關於投資性不動產應作的相關分錄。

借:投資性不動產  $40,000 ($2,100,000-$2,06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0,000

(4)X81231日關於投資性不動產應作的相關分錄。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00,000 ($2,100,000-$1,8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300,000

 

【高考三級中會108-2】乙建設公司以銷售房地產為主要營業業務,於X111日以現金$98,000,000購入房地產(其中土地$58,000,000,建築物估計耐用年限40)供其分公司辦公使用。乙建設公司之會計政策對自用不動產採重估價模式,以直線法提列折舊,重估增減值係採消除累計折舊淨額法,並於資產報廢或處分時一次實現。對投資性不動產則採公允價值模式。X1年至X3年之年底該房地產之公允價值分別如下:

 

X1年底

X2年底

X3年底

土地

$53,000,000

$59,000,000

$60,000,000

建築物

$42,900,000

$30,400,000

$28,000,000

乙公司於X2年底因分公司已搬遷至新址完畢,故此房地產將改以出租為目的。於X3年底因租賃市場不佳尚未完成出租,乙公司是日決定將此房地產改以出售處理,估計處分成本為公允價值之10%。試作:乙公司X1年至X3年各年底有關此房地產之相關分錄。

X1/1/1

借:土  地$58,000,000

  建 40,000,000

  貸:現  金$98,000,000

X1/12/31

借:重估價損失  $5,000,000 ($58,000,000-$53,000,000)

  貸:重估減值-土地$5,000,000

借:折  舊    $1,000,000 ($40,000,000÷40)

  貸:累計折舊-建築物$1,000,000

借:重估增值-建築物   $2,900,000 ($42,900,000-$40,000,000)

  累計折舊-建築物    1,000,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3,900,000 (建築物)

借: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3,900,000 (建築物)

  貸:其他權益-重估增值  $3,900,000 (建築物)

X2/12/3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59,000,000

  重估減值-土地    5,000,000

  貸:土  地       $58,000,000

    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  1,000,000 (土地)

    重估價利益        5,000,000

借: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1,000,000 (土地)

  貸:其他權益-重估增值  $1,000,000 (土地)

借:折  舊    $1,100,000 [$42,900,000÷(40-1)]

  貸:累計折舊建築物$1,10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 $30,400,000

  累計折舊建築物     1,100,000

  其他綜合損益重估減值  3,900,000 (建築物)

  重估價損失        7,500,000 (建築物※)

  貸:建 物       $40,000,000

    重估增值-建築物     2,900,000

$42,900,000-$30,400,000-$1,100,000-$3,900,000=$7,500,000

借:其他權益-重估減值$3,900,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減值$3,900,000

X3/12/3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累積公允價值調整數$1,000,000 ($6,000,000-$5,900,000)

  貸:公允價值調整利益           $1,000,000

借:公允價值調整損失            $2,400,000 ($30,400,000-$28,0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建築物-累積公允價值調整數$2,400,000

 

【高考三級108-3】穩健公司經營不動產出租及買賣業務,於20X231日買入一棟22層的大樓,購買價格連同相關稅賦及交易成本合計$300,000,000,另支付房屋基地的土地成本$100,000,000。房屋預計耐用年限為40年,預計淨殘值為$20,000,000。該棟房屋委託仲介公司代為招租,同年51日全部出租,租金每月$3,000,000,月初收款(第一筆於51日收取)。大樓管理及清潔維護工作外包給一保全公司,每月費用$200,000。該棟大樓於20X21231日經評估,房屋建築的公允價值為$270,000,000,土地的公允價值為$90,000,000。試作:分別按下列兩種模式,作穩健公司自20X231日至1231日應有的分錄:

()公允價值模式

20X2/3/1

借:投資性不動產$400,000,000 ($300,000,000+$100,000,000)

  貸:現  金  $400,000,000

20X2/5/1

  |

20X2/12/1

借:現  金$3,000,000

  貸:租金收入$3,000,000

借:管理及清潔費$200,000

  貸:現  金  $200,000

20X2/12/31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0,000,000 ($400,000,000-$270,000,000-$90,000,000)

  貸:投資性不動產  $40,000,000

()成本模式

20X2/3/1

借:投資性不動產土地$100,000,000

  投資性不動產房屋 300,000,000

  貸:現  金     $400,000,000

20X2/5/1

  |

20X2/12/1

借:現  金$3,000,000

  貸:租金收入$3,000,000

借:管理及清潔費$200,000

  貸:現  金  $200,000

20X2/12/31

借:折  舊     $5,833,333 [($300,000,000-$20,000,000)÷40×10/12]

  貸:累計折舊投資性不動產房屋$5,833,333

 

【地方三等109-1】台中公司於X7年初耗$96,000,000向新北公司購買一棟辦公大樓作為公司總部,其中建築物計$66,000,000,土地計$30,000,000;該建築物之耐用年限估計為40年,殘值為$6,000,000,依直線法提列折舊,該辦公大樓之續後衡量採重估價模式,並依等比例重編法處理重估價日之所有累計折舊,對重估增值則採處分資產時一次實現之方式作相關會計處理。

台中公司X8年底進行重估價時,該辦公大樓建築物之公允價值為$72,000,000,土地之公允價值為$39,000,000。此時重新估計建築物之殘值為$12,000,000,剩餘耐用年限還有40年,其他條件不變。台中公司X931日將公司總部移至其他地點,原辦公大樓立即出租予甲公司,並符合投資性不動產之定義與條件。X931日原辦公大樓建築物之公允價值為$70,500,000,原辦公大樓土地之公允價值為$36,000,000。台中公司採公允價值模式衡量投資性不動產。

試作:(無計算過程者一律不計分,答案中之金額計算至整數位)

()台中公司X8年底進行重估價後,該辦公大樓建築物成本應提高之金額為何?

X8年底累計折舊=($66,000,000-$6,000,000)÷40×2=$3,000,000

X8年底帳面金額=$66,000,000-$3,000,000=$63,000,000

依等比例重編法重估價之成本=$66,000,000×$72,000,000/$63,000,000=$75,428,571

建築物成本應提高金額=$75,428,571-$66,000,000=$9,428,571

()台中公司X8年底進行重估價後,該辦公大樓建築物之累計折舊應有之餘額為何?

重估價後累計折舊=$3,000,000×$72,000,000/$63,000,000=$3,428,571

()台中公司X931日該辦公大樓重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時,應認列之折舊金額。

應認列折舊金額=($72,000,000-$12,000,000)÷40×2/12=$250,000

()台中公司X931日將該辦公大樓重分類為投資性不動產時,應沖銷之「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建築物」與「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土地」之金額各為何?

借:投資性不動產         $1,06,500,000

  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土地     3,000,000 ($39,000,000-$36,000,000)

  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建築物    1,250,000 ($72,000,000-$250,000-$70,500,000)

  累計折舊           3,678,571 ($3,428,571+$250,000)

  貸:             $39,000,000

                 75,428,571 ($66,000,000+$9,428,571)

 

【普考109-3】若微公司20X821日購買一棟商辦大樓,並以出租方式為目的。該棟大樓的購買成本為$350,000,000,並發生不動產移轉之稅捐及其他交易成本$150,000及公司人員行政成本$50,000。後續委託利美房仲公司代為仲介,並於同年6月初以每月$300,000的租金出租予宙祥公司,租期三年,並約定於年底一次性支付當年度所有租金,但若微公司須於開始出租當月先支付利美房仲公司一個月的租金作為仲介租金。若微公司對該商辦大樓之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模式,20X8年該棟商辦大樓的公允價值為$353,000,000。試作20X8年所有的相關分錄。

2/1

借:投資性不動產$350,150,000 ($350,000,000+$150,000)

  管理費用        50,000

  貸:現  金  $350,200,000

6/1

借:佣金支出$300,000

  貸:現  金$300,000

12/31

借:現  金$2,100,000 ($300,000×7)

  貸:租金收入$2,100,000

借:投資性不動產  $2,8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利益$2,850,0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18-06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01交換-02具有商業實質-金融試題

會計18-06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01交換-02具有商業實質-公職試題

會計18-03折舊-04倍數餘額遞減法-統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