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18-07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重估價-其他試題

【選擇題】

A01.士林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保房屋火險,保險額$300,000,共保要求比率為80%X1年發生火災時,房屋公允價值為$480,000,帳面金額為$400,000,估計房屋損失金額為$320,000。試問保險公司應賠償的金額為 (A)$250,000 (B)$266,667 (C)$300,000 (D)$320,000[106稅務三等]

賠償金額=$320,000×$300,000/Max($480,000×80%$300,000)=$250,000

 

A02.甲公司之設備於X1年底在火災中全數燒毀,無任何殘值,當日帳面金額為$300,000;該公司至X2131日始確認可自保險公司收取之保險金理賠為$400,000。若甲公司X1年度財務報告發布日為315日,則關於該火災對甲公司X1年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 (A)$(300,000) (B)$(225,000) (C)$75,000 (D)$100,000[107地方三等]

會計年度結束後才確定可以理賠,因此本期損失$300,000

 

A03.甲公司廠房發生大火全毀,該廠房成本為$1,500,000,已提列$1,000,000的累計折舊,收到保險公司賠償$300,000,試問該火災對本期稅前淨利之淨影響金額為何? (A)減少$200,000 (B)減少$300,000 (C)減少$500,000 (D)減少$1,000,000[107地方五等]

稅前淨利減少=$1,500,000-$1,000,000-$300,000=$200,000

 

D04.甲公司X1年初購入機器$500,000,預估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2年底進行重估價,機器之公允價值為$360,000,公司選擇重估價模式並採自機器總帳面金額中消除累計折舊之方式記帳,則有關X2年底的記錄,下列何者正確? (A)貸記機器$60,000 (B)借記機器$100,000 (C)貸記機器$100,000 (D)貸記機器$140,000[106地方五等]

X1~X2年累計折舊=$500,000÷5×2=$200,000

X2年底帳面金額=$500,000-$200,000=$300,000

借:累計折舊-機器$200,000

  貸:機  器   $140,000

    未實現重估增值  60,000 ($360,000-$300,000)

 

D05.大信公司於X2年初購入一棟廠房,成本$6,000,000,估計耐用年限10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2年底及X3年底經重估後公允價值分別為$5,670,000$4,640,000,估計耐用年限及殘值不變。若大信公司未實現重估增值係於資產使用期間配合轉出,則X3年度應認列資產重估損失是多少? (A)$670,000 (B)$400,000 (C)$240,000 (D)$160,000[106原民三等中會]

X2年底帳面金額=$6,000,000-$6,000,000÷10=$5,400,000

未實現重估增值=$5,670,000-$5,400,000=$270,000

X3年底帳面金額=$5,670,000-$5,670,000÷9=$5,040,000

資產重估損失=$5,040,000-$4,640,000-$270,000×8/9=$160,000

 

06.甲公司X0年初以$60,000購入土地一筆,採重估價模式衡量。甲公司於X0年底按當日公允價值$80,000對該土地進行重估價,並選擇將重估增值累積於權益直至處分該土地。X1年底甲公司評估該土地已發生減損,估計可回收金額為$50,000

B06-1.關於該土地,甲公司應認列計入X1年度本期淨利之減損損失金額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借:減損損失         $10,00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20,000 ($80,000-$60,000)

  貸:土  地         $30,000 ($80,000-$50,000)

C06-2.承上題,X2年底甲公司評估對該土地已認列之減損不復存在,估計可回收金額為$110,000。該土地對甲公司X2年度之本期其他綜合損益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0 (B)$30,000 (C)$50,000 (D)$60,000[106稅務三等]

借:土  地         $60,000 ($110,000-$50,000)

  貸:減損迴轉利益       $10,00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50,000

 

B07.甲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00購入土地一筆,採重估價模式衡量,該土地於X1年底與X2年底之公允價值分別為$980,000$1,300,000。若該公司X1年底與X2年底均對該筆土地進行重估價,該土地對該公司X2年本期淨利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 (A)$0 (B)$20,000 (C)$300,000 (D)$320,000[106調查四等]

借:土  地        $300,000 ($1,300,000-$1,000,000)

  累計減損-土地       20,000 ($1,000,000-$980,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利益$300,000

    減損迴轉利益        20,000

 

B08.乙公司X271日購入一機器設備$800,000,採用直線法提列折舊,估計耐用年限5年,殘值$20,000。乙公司X31231日進行機器設備重估價,其公允價值為$424,500。若乙公司採用等比例重編法,試問該機器設備X31231日財務報表上「累計折舊-機器設備」之餘額為多少? (A)$156,000 (B)$175,500 (C)$181,929 (D)$234,000[106薦任]

X3年底累計折舊=($800,000-$20,000)×1.5/5=$234,000

X3年底帳面金額=$800,000-$234,000=$566,000

重估比例=$424,500÷$566,000=75%

重估累計折舊=$234,000×75%=$175,500

 

D09.商覺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0購入土地。該土地於X2年底評估有減損跡象,X4年底評估有減損迴轉跡象,相關資料如下:

 

使用價值

公允價值

出售成本

X2年底

$90,000

$85,000

$5,000

X4年底

120,000

125,000

5,000

該公司係採重估價模式,請問X4年底有關該土地資產減損損失之迴轉分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借:累計減損-土地$15,000 (B)借:土地-重估增()$10,000 (C)貸:減損迴轉利益$15,000 (D)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之利益$25,000[106薦任中會]

借:土  地        $25,000 ($125,000-$100,000)

  累計減損土地      10,000 [$90,000-($85,000-$5,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利益$25,000

    減損迴轉利益       10,000

 

C10.甲公司X11231日購入設備,成本$500,000,估計耐用年限5年,殘值$20,000,採用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及重估價模式衡量,X31231日該設備重估後之公允價值為$275,600,請問該年度資產重估增值多少? (A)$288,000 (B)$340,000 (C)$63,600 (D)$64,400[107外交四等]

年數合計法耐用年限合計數=5×(5+1)÷2=15

X2~X3年累計折舊=($500,000-$20,000)×(5+4)/15=$288,000

資產重估增值=$275,600-($500,000-$288,000)=$63,600

 

11.甲公司於X1年初以$10,000購入機器一台,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提列折舊與重估價模式後續衡量。甲公司於X1年底對該機器進行第一次重估價,當日該機器之公允價值為$5,000

C11-1.該機器進行重估價時,對甲公司X1年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之影響) (A)$0 (B)$(2,000) (C)$(3,000) (D)$(5,000)

帳面金額=$10,000×4/5=$8,000

重估價損失=$8,000-$5,000=$3,000

C11-2.承上題,甲公司於X3年底對該機器進行第二次重估價,當日該機器之公允價值為$5,500。此次重估價該機器對甲公司X3年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之影響) (A)$0 (B)$500 (C)$1,500 (D)$3,000[107地方三等]

未重估價帳面金額=$10,000×2/5=$4,000

重估價後帳面金額=$5,000×2/4=$2,500

重估價損失迴轉利益=$4,000-$2,500=$1,500

 

D12-1.甲公司於X1年初以$120,000購入機器,估計耐用年限4年,殘值$20,000,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與重估價模式衡量。若該公司於X1年底按公允價值$140,000首次對該機器重估價,並將重估增值於使用該機器時逐步轉入保留盈餘。若折舊方法、耐用年限與殘值不變,則相較於未對該機器重估價,甲公司X2年本期淨利影響數之差異金額為(不考慮所得稅)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耐用年限合計數=4×(4+1)÷2=10

X1年折舊=($120,000-$20,000)×4/10=$40,000

X2年折舊=($120,000-$20,000)×3/10=$30,000

資產重估價=$140,000-($120,000-$40,000)=$60,000

淨利影響數=$60,000-$30,000=$30,000

A12-2.承上題,相較於未對該機器重估價,甲公司X2年底保留盈餘影響數之差異金額為(不考慮所得稅) (A)$0 (B)$10,000 (C)$20,000 (D)$30,000[107身心三等]

耐用年限合計數=3×(3+1)÷2=6

重估價折舊=$60,000×3/6=$30,000

保留盈餘影響數=重估價$60,000-未重估價折舊$30,000-重估價折舊$30,000=$0

 

B13.甲公司X2年購買一塊土地,持有目的為出租賺取租金收益。甲公司對該土地採公允價值模式評價,X51231日該土地公允價值為$1,000,000X631日起改變用途,轉供自用,當日公允價值為$1,100,000,自用之土地甲公司採重估價模式,X61231日土地公允價值為$1,200,000,試問X6年甲公司如何認列此塊土地相關之公允價值變動? (A)公允價值調整利益$200,000全數認列於當期損益 (B)公允價值調整利益$100,000認列於當期損益,及公允價值調整利益$100,000認列於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利益 (C)認列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利益$200,000 (D)不得認列公允價值調整利益,只能認列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利益$100,000[107初考]

X6/3/1公允價值調整利益=$1,100,000-$1,000,000=$100,000

X6/12/31重估價利益=$1,200,000-$1,100,000=$100,000

 

C14.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得採重估價模式,下列有關重估增值利益之敘述,何者錯誤? (A)重估增值利益不會產生重分類調整 (B)重估增值利益應列為其他綜合損益項目 (C)重估增值利益不影響後續折舊提列之金額 (D)重估增值利益得於後續期間隨資產之使用或於資產除列時轉入保留盈餘。[107會計師中會]

會影響。經重估之資產,應按重估後之價額入帳,自重估年度翌年起,折舊、折耗或攤銷之計提,均應以重估價值為基礎。

 

B15.外交部某外館於X1年初購入設備$900,000,耐用年限10年,無殘值。假設該外館未採用一般政府會計的固定項目分開原則,不但將該固定資產認列入帳,還模仿民間企業的作法,採直線法提列折舊與重估價模式衡量。X2年底,首次進行資產重估價,該設備的公允價值為$910,000。則重估價相關分錄應貸記 (A)「其他收入-重估價」$190,000 (B)「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190,000 (C)「其他收入-重估價」$10,000 (D)「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10,000[108外交四等]

X2底帳面金額=$900,000×(10-2)/10=$720,000

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價=$910,000-$720,000=$190,000

 

A16.大仁公司於X2年初購入成本為$1,000,000之設備,估計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計提折舊,認列後之衡量採重估價模式。X2年底與X3年底重估之公允價值分別為$900,000$700,000,估計處分成本為公允價值之6%,若估計耐用年限不變,且大仁公司選擇於資產耐用年限內,逐期將重估增值轉列保留盈餘,則大仁公司因重估價模式,對X3年本期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為何?(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25,000(增加) (B)$23,500(增加) (C)$75,000(減少) (D)$17,000(減少)[108地方三等中會]

X2年底帳面金額=$1,000,000×4/5=$800,000

重估增值=$900,000-$800,000=$100,000(OCI)

X3年底帳面金額=$900,000×3/4=$675,000

重估增值=$700,000-$675,000=$25,000(OCI)

 

C17.甲公司X261日支付$780,000購買一筆土地,該土地採重估價模式,X21231日公允價值為$820,000X31231日公允價值為$750,000。該土地重估價對X3年本期損益及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為 (A)本期損益:70,000(損失)、本期其他綜合損益:0 (B)本期損益:40,000(損失)、本期其他綜合損益:30,000(損失) (C)本期損益:30,000(損失)、本期其他綜合損益:40,000(損失) (D)本期損益:0、本期其他綜合損益:70,000(損失)[108地方四等]

X2/12/31

借:土  地          $40,000 ($820,000-$780,000)

  貸:其他綜合損益-未實現重估增值$40,000

X3/12/31

借:其他綜合損益-未實現重估增值$40,000 (本期其他綜合損失)

  資產重估價損失        30,000 (本期損失)

  貸:土  地          $70,000 ($820,000-$750,000)

 

C18.甲公司於X1年底對某項設備初次辦理重估。假設其他條件相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為重估增值,X1年度之每股盈餘與採成本模式相同 (B)若為重估減值,X2年度之總資產報酬率較採成本模式高 (C)若為重估增值,X1年度之綜合損益總額與採成本模式相同 (D)若為重估增值,X1年度之負債比率較採成本模式低。[108身心三等]

(A)本期淨利及流通在外股數不變,每股盈餘不變。(B)X1年其他權益減少,資產減少。X2年資產減少,總資產報酬率(稅後純益÷資產總額)增加。(C)本期綜合損益增加,綜合損益總額大於成本模式。(D)其他權益增加,權益比率增加,負債比率減少。

 

D19.甲公司於X1年初購入機器設備一部,成本$2,000,000,估計耐用年限10年,殘值$20,000,以直線法計提折舊,採用重估價模式,每年底均辦理重估,並逐年將重估增值轉至保留盈餘,重估後公司不改變原耐用年限及殘值之估計。X1年底及X2年底的公允價值分別是$2,000,000$1,284,000。試問X2年底重估時應認列於本期淨利之資產重估價損失為何? (A)$100,000 (B)$276,000 (C)$298,000 (D)$320,000[108原民三等]

X1/12/31帳面金額=$2,000,000-($2,000,000-$20,000)÷10=$1,802,000

重估增值=$2,000,000-$1,802,000=$198,000

X2/12/31帳面金額=$2,000,000-($2,000,000-$20,000)÷9=$1,780,000

重估增值=$2,000,000-$1,780,000=$220,000

累計減損=$1,780,000-$1,284,000=$496,000

借:其他權益-重估增值$22,000 ($220,000-$198,000)

  貸:保留盈餘     $22,000

借: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176,000 ($198,000-$22,000)

  減損損失        320,000

  貸:累計減損       $496,000

 

C20.甲公司於X7年初購入辦公大樓一棟,成本$8,600,000,估計耐用年限20年,殘值$200,000,採直線法提列折舊,甲公司對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後續評價係採重估價模式處理。X8年底房屋經重估後之公允價值為$8,552,000,估計耐用年限及殘值不變。若甲公司未實現重估增值係於使用資產期間配合轉出,不考慮所得稅,則X9年底其他權益項下之未實現重估增值餘額為 (A)$0 (B)$704,000 (C)$748,000 (D)$792,000[108高考三級]

X8年底帳面金額=$8,600,000-($8,600,000-$200,000)÷20×2=$7,760,000

X8年底未實現重估增值=$8,552,000-$7,760,000=$792,000

X9年底未實現重估增值=$792,000-$792,000÷(20-2)=$748,000

 

D21.關於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重估價模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選擇採重估價模式,則對所有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項目須一致適用 (B)若選擇採重估價模式,則對所有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項目無須再評估減損 (C)重估價模式下,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項目之公允價值變動均將列入其他綜合損益而不影響本期淨利 (D)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項目之公允價值無須一定為參考活絡市場予以衡量者。[108高考三級]

(A)投資性不動產之原始認列,應以成本衡量。後續衡量可選擇公允價值模式或成本模式,但採公允價值後不得變更為成本模式。(B)成本模式和重估價模式均須評估減損。(C)公允價值變動有可能部分認列損益,部分認列重估價損益。(D)公允價值衡量可以用收益法,即未來各期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故不一定要用活絡市場價格來衡量。

 

A22.甲公司於X8年初購入一部機器,成本$600,000,估計耐用年限6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折舊,並按重估價模式評價。X8年底及X9年底經重估後之公允價值分別為$550,000$380,000,估計耐用年限及殘值不變。若無減損跡象存在,且甲公司選擇將未實現重估增值於資產使用期間配合折舊比例轉出,則甲公司X9年應認列資產重估損失之金額為 (A)$20,000 (B)$40,000 (C)$60,000 (D)$110,000[108高考三級中會]

X9年帳面金額=$550,000×4/5=$440,000

未實現重估增值=$380,000-$440,000=$(60,000)

資產重估損失=$60,000×2/6=$20,000

 

A23.甲公司X7年初以$10,000,000購入一建築物,該建築物採重估價模式,估計耐用年限10年,無殘值,在報稅及財務會計上皆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9年初該建築物於會計上重估價至$9,600,000,重估價並不影響當年度之課稅所得,且稅捐機關亦不調整建築物之課稅基礎以反映此重估價。若所得稅率為20%,甲公司未實現重估增值係於使用資產期間配合轉出,則甲公司X9年底有關該建築物的遞延所得稅為 (A)遞延所得稅負債$280,000 (B)遞延所得稅資產$280,000 (C)遞延所得稅負債$240,000 (D)遞延所得稅資產$240,000[108高考三級中會]

稅法上不調整之帳面金額=$10,000,000×7/10=$7,000,000

重估後帳面金額=$9,600,000×7/8=$8,40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8,400,000-$7,000,000)×20%=$280,000

 

A24.甲航空公司於X1年初以$192,000,000購入一架飛機,依據評估,機身的公允價值為$120,000,000、引擎的公允價值為$80,000,000、內裝座椅的公允價值為$40,000,000,表達時合併為「飛行設備」項目,採重估價模式。機身可使用20年、殘值$20,000,000,內裝座椅可使用10年、無殘值,皆採用直線法提列折舊;引擎按飛行時數計提折舊,估計可使用200,000小時、殘值$4,000,000X1年飛航40,000小時、X2年飛航42,000小時,X1年底公允價值變動不重大。X2年底進行重估價,專業評價人員評定機身、引擎及內裝座椅之公允價值皆係重估價日帳面金額的120%,請問X2年列入其他綜合損益之數額為多少? (A)$30,680,000 (B)$38,400,000 (C)$39,200,000 (D)$48,000,000[108普考]

機身成本=$192,000,000×$120,000,000/($120,000,000+$80,000,000+$40,000,000)=$96,000,000

引擎成本=$192,000,000×$80,000,000/($120,000,000+$80,000,000+$40,000,000)=$64,000,000

座椅成本=$192,000,000×$40,000,000/($120,000,000+$80,000,000+$40,000,000)=$32,000,000

機身帳面金額=$96,000,000-($96,000,000-$20,000,000)×2/20=$88,400,000

引撉帳面金額=$64,000,000-($64,000,000-$4,000,000)×(40,000+42,000)/200,000=$39,400,000

座椅帳面金額=$32,000,000-$32,000,000×2/10=$25,600,000

其他綜合損益=($88,400,000+$39,400,000+$25,600,000)×(120%-1)=$30,680,000

 

D25.下列有關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模式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司採用重估價模式後,不管公允價值變動重不重大,應該每年至少一次重估價,才能確保其金額之正確性 (B)公司採用重估價模式,一定要將累計折舊自資產總帳面金額中消除 (C)公司採用重估價模式,如果該資產係按某指數決定其折舊後重置成本的方式重估價時,一定要將其所有累計折舊自資產總帳面金額中消除 (D)若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某一項目重估價,不可以只重估該項目,應該要將屬於該類別之全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重估價。[108會計師中會]

(A)不一定每年要重估價,主要是帳面金額與公允價值不能落差太大。(B)(C)可採用消除成本法或等比例重編法。

 

26.甲公司於X1年初以$120,000購入機器,估計耐用年限5年,殘值$20,000,採直線法提列折舊與重估價模式衡量。該公司於X1年底首次對該機器重估價,該機器當日公允價值$90,000,並評估折舊方法、耐用年限與殘值不變。

D26-1.該機器對該公司X1年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折舊=($120,000-$20,000)÷5=$20,000

帳面金額=$120,000-$20,000=$100,000

重估損失=$100,000-$90,000=$10,000

本期淨利影響數減少=$20,000+$10,000=$30,000

C26-2.承上題,該公司於X3年底第二度對該機器重估價,該機器當日公允價值$68,000,並評估折舊方法、耐用年限與殘值不變。該機器對該公司X3年本期淨利之影響數為(不考慮所得稅) (A)$(4,500) (B)$(9,500) (C)$(12,500) (D)$(17,500)[108薦任]

X2年折舊=($90,000-$20,000)÷4=$17,500

X3年帳面金額=$90,000-$17,500×2=$55,000

本期淨利影響數減少=$17,500-[($120,000-$20,000×3)-$55,000]=$12,500

 

D27.甲公司於X1年初購入機器設備一部,成本$8,800,000,估計耐用年限8年,殘值$800,000,以雙倍餘額遞減法提列折舊,後續衡量則採重估價模式。X4年底,該機器首次辦理重估價,公允價值為$2,227,500。請問:該機器對X4年本期其他綜合損益之影響為何? (A)減少$556,875 (B)減少$2,572,500 (C)減少$6,572,500 (D)無影響。[109地方三等]

雙倍餘額遞減法=1÷8×2=0.25

X4年底帳面金額=$8,800,000×(1-0.25)4=$2,784,375

∵帳面金額>公允價值,產生重估價損失  ∴對其他綜合損益無影響

 

C28.甲公司於X5年初以$3,000,000取得房屋,耐用年限10年,無殘值,會計上及報稅均採直線法提列折舊,但報稅上按5年計提折舊。X9年初,房屋重估價為公允價值$3,150,000,殘值及耐用年限不變,甲公司將重估增值之其他權益分年轉入保留盈餘,所得稅率為20%。假設房屋預期透過繼續使用回收,則X9年度所得稅相關之會計處理,正確者有幾項?X9年初重估價後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360,000X9年初重估價後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510,000X9年底應認列遞延所得稅費用$15,000X9年底遞延所得稅負債餘額$525,000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109地方三等]

X9/1/1

帳面金額=3,150,000、課稅基礎=每年折舊=$3,000,000÷5=$600,000

借:累計折舊建築物$2,400,000 ($600,000×4)

  貸:建築物     $2,400,000

借:建築物          $2,550,000 ($3,150,000-$600,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  510,000 ($2,550,000×2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2,040,000

X9/12/31

帳面金額=($600,000+$2,550,000)×5/6=$2,625,000、課稅基礎=$0

借:遞延所得稅費用$15,000 ($2,625,000×20%-$510,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5,000

正確者有②③④

 

D29.甲公司對土地之續後衡量採重估價模式,於X1年底時對一筆原帳面金額為$900,000土地進行重估,年底時重估至$1,100,000。該公司於X2731日以$1,200,000出售該筆土地,出售前重估價,公允價值為$1,200,000。該公司無其他土地交易。甲公司X2年度不會作下列那項分錄? (A)借「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之變動$100,000」;貸「其他權益-重估增值$100,000 (B)借「其他權益-重估增值$300,000」;貸「保留盈餘$300,000 (C)借「土地$100,000」;貸「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之變動$100,000 (D)借「其他權益-重估增值$300,000」;貸「出售土地利益$300,000」。[109地方三等中會]

(D)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之變動,出售時,不重分類至損益。

 

B30.甲公司於X511日購入一部機器,成本$1,100,000,估計耐用年限10年,殘值$100,000,採直線法提列折舊,並採重估價模式,重估增值於資產使用期間逐年轉入保留盈餘。甲公司每年均辦理重估價,殘值及剩餘耐用年限不變,公允價值資料如下:

 

X51231

X61231

X71231

公允價值

$1,180,000

$1,060,000

$695,000

試問甲公司X7年底應認列重估價損失為何? (A)$65,000 (B)$105,000 (C)$145,000 (D)$245,000[109高考三級]

X7年底帳面金額=$1,100,000-($1,100,000-$100,000)÷10×3=$800,000

重估價損失=$800,000-$695,000=$105,000

 

D31.甲公司在X1年初支付$1,200,000取得機器,並以直線法提列折舊,預估使用年限10年,無殘值,採重估價模式。甲公司於X1年底進行重估價,該機器之公允價值為$1,530,000。試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X1年應認列「其他綜合損益-重估增值」$450,000 (B)X2年折舊金額為$170,000 (C)X3年底機器之帳面金額為$1,190,000 (D)X3年底「累計折舊-機器」之餘額為$460,000[109普考]

(A)重估增值=$1,530,000-$1,200,000÷10×9=$450,000

(B)折舊=$1,530,000÷9=$170,000

(C)帳面金額=$1,530,000-$170,000×2=$1,190,000

(D)累計折舊=$170,000×2=$340,000

 

A32.甲公司於20X3年初以$600,000購買供員工停車的土地,20X4年底該土地經重估價調整為帳面價值$800,00020X5年底該土地進行減損測試時的可回收金額為$550,000。若甲公司於記錄該土地減損測試之結果前,有本期淨利$450,000,期初負債$3,000,000,期初負債權益比率為1.5,且甲公司的現金股利發放率為當年淨利之50%(假設於20X51231日宣告),試問甲公司20X5年期末權益金額為多少?(不考慮所得稅) (A)$2,000,000 (B)$2,100,000 (C)$2,200,000 (D)$2,400,000[109會計師中會]

20X4年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800,000-$600,000=$200,000(貸餘)

20X5年借: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200,000

     減損損失           50,000

     貸:累計減損-土地      $250,000 ($800,000-$550,000)

本期淨利=$450,000-$50,000=$400,000

現金股利=$400,000×50%=$200,000

期初權益=$3,000,000÷1.5=$2,000,000

期末權益=$2,000,000+$400,000-其他綜合損益$200,000-現金股利$200,000=$2,000,000

 

綜合題

【地方四等108-3】乙模公司106年初以$1,500,000購入一新設備,估計可以使用5年,無殘值,採用年數合計法計提折舊。1081231日公司對該設備進行重估,重估之公允市價為$1,200,000。原設備使用期間及折舊方法不變,經評估後,公司決定採用消除成本法方式處理重估增值部分,本年度折舊分錄尚未編製。

試作:請列出1081231日折舊與重估增值相關之分錄(含其他綜合損益轉入權益部分)

借:折  舊   $300,000 ($1,5000,000×3/15)

  貸:累計折舊設備$300,000

借:累計折舊設備      $1,200,000 [$1,500,000×(5+4+3)/15]

  貸:設  備         $300,000 ($1,500,000-$1,200,000)

    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 900,000

借:其他綜合損益資產重估增值$900,000

  貸:其他權益資產重估增值  $900,00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18-06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01交換-02具有商業實質-金融試題

會計18-06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01交換-02具有商業實質-公職試題

會計18-03折舊-04倍數餘額遞減法-統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