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18-03折舊-07錯誤更正-其他試題
【選擇題】
【D】01.甲公司X5年7月1日購置建築物一棟,除成本$5,000,000,另支付佣金$50,000,估計建築物使用年限為20年,採用直線法折舊,無殘值,甲公司誤將佣金$50,000以佣金費用入帳。該公司於X7年中發現此項錯誤時立即更正,試問下列更正分錄何者正確?(假設甲公司會計年度採曆年制,每年編製一次財務報表。) (A)借記:建築物$50,000,貸記:佣金費用$50,000 (B)借記:建築物$50,000,貸記:前期損益調整$50,000 (C)借記:建築物$46,250,折舊費用$3,750,貸記:前期損益調整$50,000 (D)借記:建築物$50,000,貸記:前期損益調整$46,250,累計折舊-建築物$3,750。[106地方四等]
借:建築物 $50,000
貸:前期損益調整 $46,250
累計折舊-建築物
3,750 (X5/7/1~X6/12/31, $50,000÷20×1.5)
※IAS 8修正「前期損益調整」為「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
【D】02.甲公司X6年將機器設備經常性維修之收益支出誤記為重大檢修之資本支出,若直到財務報表發布仍未發現該項錯誤,則對X6年當期財務報表之影響為何? (A)X6年本期費用高估、期末資產低估、權益低估 (B)X6年本期費用低估、期末資產低估、權益高估 (C)X6年本期費用高估、期末資產高估、權益低估 (D)X6年本期費用低估、期末資產高估、權益高估。[106地方四等]
資本支出高估,資產高估。收益支出(費用)低估,淨利高估,權益高估。
【B】03.第一公司於X4年初購入機器一部,成本$500,000,估計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提列折舊。X6年7月1日公司對該機器進行大修,共支出$135,000,估計可延長耐用年限至X11年底,無殘值。但公司將X6年7月1日機器的大修支出認列為修理費,且X6年與X7年仍依原先估計之耐用年限及殘值提列折舊。若公司於X8年初發現此項錯誤,更正錯誤前保留盈餘餘額為$2,400,000,則X8年初正確保留盈餘應是多少? (A)$2,595,000
(B)$2,580,000 (C)$2,494,500 (D)$2,415,000。[106原民三等中會]
正確做法:大修後帳面金額=$500,000×(5-2.5)/5+$135,000=$385,000
X6/7/1~X7/12/31累計折舊=$385,000×1.5/5.5=$105,000
錯誤做法:X6/7/1~X7/12/31費用=$500,000×1.5/5+$135,000=$285,000
正確保留盈餘=$2,400,000+($285,000-$105,000)=$2,580,000
【D】04.梵繼公司於X5年底結帳前發現下列前期會計處理之錯誤:X4年初以$90,000買入設備,但購入時逕以維修費用入帳;該設備估計耐用5年,殘值為零,該公司均採年數合計法計提折舊。在不考慮所得稅之影響下,有關該設備錯誤之更正分錄,下列何者正確? (A)借記:折舊費用$0 (B)借記:折舊費用$54,000 (C)貸記: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36,000 (D)貸記: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60,000。[106薦任中會]
年數合計法耐用年限合計數=5×(5+1)÷2=15
借:設 備 $90,000
折舊費用 24,000 ($90,000×4/15)
貸:累計折舊-設備 $54,000 [$90,000×(5+4)/15]
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 60,000
【B】05.甲公司於X3年5月1日購入成本$240,000的設備,耐用年限5年,估計殘值$30,000,採雙倍餘額遞減法提列折舊及成本模式衡量。若購入時會計人員將此資本支出誤記為收益支出,則此項錯誤對甲公司X3年淨利的影響為何(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淨利低估$184,000 (B)淨利低估$176,000 (C)淨利低估$156,000 (D)淨利低估$144,000。[107地方五等]
折舊=$240,000×2/5×8/12=$64,000
淨利低估=$240,000-$64,000=$176,000
【A】06.甲公司於X1年初將一筆例行性維修費$200,000帳列設備成本,並分五年(X1年至X5年)按直線法折舊(殘值為0)。此錯誤在X2年年底調整後結帳前發現,應作之改正分錄為(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107普考]
(A) |
累計折舊-設備 80,000 保留盈餘 160,000 折舊費用 40,000 設備 200,000 |
(B) |
累計折舊-設備 40,000 保留盈餘 200,000 折舊費用 40,000 設備 200,000 |
(C) |
累計折舊-設備120,000 保留盈餘 120,000 折舊費用 120,000 設備 120,000 |
(D) |
不需作分錄 |
X2年折舊=$200,000÷5=$40,000
X1~X2年累計折舊=$200,000÷5×2=$80,000
【C】07.司達公司X3年初發現X1年初購入的機器設備是以費用科目入帳,該機器成本為$760,000,估計耐用年限8年,殘值$40,000,依公司會計政策應採年數合計法提列折舊,司達公司於X4年初發現該機器每年之效益與維修費用大致相等,且估計剩餘可使用年限為4年而非5年,4年後殘值僅剩$20,000,遂決定由當年度起改用直線法提列折舊,假設所得稅率為20%。X3年初發現錯誤時之更正分錄應包括 (A)借:機器設備$730,000 (B)貸:累計折舊-機器設備$250,000 (C)貸:遞延所得稅負債$92,000 (D)借: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累積影響數$368,000。[107鐵路三級中會]
年數合計法耐用年限合計數=8×(8+1)÷2=36
借:機器設備成本 $760,000
貸:累計折舊-機器設備 $300,000 [($760,000-$40,000)×(8+7)/36]
遞延所得稅負債
92,000 [($760,000-$300,000)×20%]
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累積影響數 368,000
【C】08.甲公司於20X1年初以成本$105,000購置設備,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殘值$15,000,以直線法提列折舊。20X4年初,甲公司為提高該設備之效率而加裝馬達,共支出$42,000。另外,20X4年6月進行例行性維修,支出$6,000。該設備之估計使用年限、殘值均不受影響。甲公司誤將20X4年之相關支出全數認列為當期費用,試問該錯誤將如何影響20X4年損益(不考慮所得稅)? (A)本期淨利低估$19,000 (B)本期淨利低估$23,000 (C)本期淨利低估$28,000 (D)本期淨利低估$32,000。[108記帳士]
馬達折舊=$42,000÷3=$14,000
本期淨利低估=$42,000-$14,000=$28,000
【A】09.台北公司於20X6年初以成本$210,000購置機器設備,以直線法提列折舊,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殘值預估是$30,000。台北公司為提高該機器設備之效率,20X9年初加裝馬達,共支出$84,000。另外,20X9年6月進行例行性維修,支出$12,000;該機器設備之估計使用年限、殘值均不受影響。台北公司誤將20X9年之相關支出,全數認列為當期費用,請問該項錯誤對20X9年損益的影響為何?(此題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A)本期淨利低估$56,000 (B)本期淨利低估$46,000 (C)本期淨利低估$38,000 (D)本期淨利低估$64,000。[109原民三等]
加裝馬達支出$84,000,應以資產入帳,使用年限尚餘3年,每年折舊=$84,000÷3=$28,000
今認列當期費用,則費用高估=$84,000-$28,000=$56,000,本期淨利低估$56,000
例行性維修支出$12,000以費用入帳,是正確做法。
【綜合題】
【記帳士108-1】甲公司於X9年初發現多項前期會計處理錯誤或遺漏事項如下:
1.X7年初支付機器設備年度保養費用$20,000,誤以機器設備入帳,該機器設備估計耐用年限尚餘5年,直線法折舊,無殘值。
2.X8年1月1日預付三年保險費$60,000,於當日全數認列為保險費用,期末未作調整分錄。
3.甲公司期末均遺漏未作應收利息之調整分錄,待收現時直接認列利息收入,X7年底及X8年底未作調整之應收利息分別為$5,000及$6,000,甲公司之應收利息均屬流動資產。
4.X8年底有一批賒銷商品售價$65,000,成本$50,000,目的地交貨,商品尚未送達客戶手中,甲公司誤認為已經送達目的地,故認列銷貨收入,X8年底期末存貨未包括這批商品。
5.甲公司期末均遺漏未作應付薪資之調整分錄,待付現時直接認列薪資費用,X7年底及X8年底未作調整之應付薪資分別為$80,000及$70,000。
若甲公司存貨採永續盤存制,X8年淨利為$700,000,期末帳列資產為$5,000,000,假設不考慮所得稅之影響。試作:
(一)計算甲公司X8年度之正確淨利及X8年底正確資產總額。(請詳列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金額計算至整數,小數點以下第一位四捨五入。)
正確淨利=$700,000+($20,000÷5)+($60,000×2/3)+($6,000-$5,000)-($65,000-$50,000)+($80,000-$70,000)=$740,000
正確資產總額=$5,000,000-($20,000×3/5)+($60,000×2/3)+$6,000-($65,000-$50,000)=$5,019,000
(二)請編製甲公司發現各項錯誤或遺漏事項時之更正或調整分錄,假設X8年底尚未結帳。
1 |
借:累計折舊-機器設備$ 8,000 ($20,000×2/5) 保留盈餘 16,000 貸:機器設備 $20,000 折 舊 4,000 ($20,000÷5) |
4 |
借:銷貨收入$65,000 存 貨 50,000 貸:應收帳款$65,000 銷貨成本 50,000 |
2 |
借:預付保險費$40,000 ($60,000×2/3) 貸:保險費用 $40,000 |
5 |
借:保留盈餘$80,000 貸:應付薪資$70,000 薪資費用 10,000 |
3 |
借:應收利息$6,000 貸:保留盈餘$5,000 利息收入 1,000 |
【關務四等108-3】丙公司X2年度調整後結帳前,發現下列3事項。請為丙公司逐一作12月31日之必要分錄:
(一)丙公司基於工安考量,每三年更換鍋爐之防火內襯一次,更換下來的內襯只能拋棄。X2年初,定期更換防火內襯,舊內襯之原始成本為$60,000,新更換內襯之成本為$66,000,丙公司於更換日直接借記維修費用、貸記現金$66,000。該鍋爐於X2年底之剩餘耐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採直線法折舊。
借:累計折舊-鍋爐$60,000
貸:鍋爐成本 $60,000
借:鍋爐成本$66,000
貸:維修費用$66,000
借:折 舊 $22,000 ($66,000÷3)
貸:累計折舊-鍋爐$22,000
(二)丙公司於X2年7月1日購入機器設備一部,購價$5,000,000,若10天內付款,可享現金折扣2%,但公司實際上未取得現金折扣。該設備耐用年限5年,無殘值,採年數合計法折舊。該設備於報廢時尚需支付除役成本,以10%市場利率折現後,在7月1日之現值為$200,000。丙公司購入時,入帳方式為借記機器設備$5,000,000。
借:利息費用 $10,000
($200,000×10%×6/12)
貸:除役、復原及修復成本之長期負債準備$10,000
借:折舊費用$16,667 ($100,000×5/15×6/12)
貸:累計折舊$16,667
(三)丙公司5年前曾發行可轉換公司債,面額$2,000,000,於X2年底到期。5年前,發行時之分錄包括借記應付公司債折價$300,000,及貸記資本公積-認股權$100,000。X2年底,債券到期,半數債券持有人轉換為普通股,共50,000股(每股面額$10,當日公允價值$15),半數債券持有人則接受公司以現金清償。丙公司漏列X2年底應有之轉換及贖回分錄。
借:應付公司債 $1,000,000
($2,000,000÷2)
資本公積-認股權 50,000 ($100,000÷2)
貸:普通股股本 $500,000
(10×50,000)
資本公積-普通股股票溢價 550,000
借:應付公司債 $1,000,000 ($2,000,000÷2)
資本公積-認股權 50,000 ($100,000÷2)
貸:現 金 $1,000,000
資本公積-註銷認股權 50,000
【鐵路三級中會109-2-2】桃園公司於X8年底計算折舊費用之金額原為$1,200,000(尚未入帳),但經分析資產後發現其中的冷凍設備因保養良好,耐用年限估計可延長2年,殘值不變。該設備購於X4年1月1日,購入價格為$560,000,公司另支付安裝測試費用$60,000,當時估計耐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20,000,採直線折舊法;另公司亦發現該設備X7年之折舊費用計算有誤,低估當年之折舊費用$8,000。試作:桃園公司X8年底相關分錄。
X4/1/1成本=$560,000+$60,000=$620,000
每年折舊=($620,000-$20,000)÷10=$60,000
X7/12/31帳面金額=$620,000-$60,000×4=$380,000
X8年折舊=($380,000-$20,000)÷(6+2)=$45,000
借:追溯適用及追溯重編之影響數$8,000
貸:累計折舊-冷凍設備 $8,000
借:折 舊 $45,000
貸:累計折舊-冷凍設備$45,000
留言
張貼留言